立秋已过,暑意渐消,秋凉侵衣,时值处暑。“处”,即是“停止”之意。处暑,意即暑热终止。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言:“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
(处暑场景图)
中国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处暑之日“鹰乃祭鸟”,说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冷酷地搏杀猎物。先猎之物要先陈列为祭,古人称之“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后五日“天地始肃”,这个“肃”是“肃清”,天气因“肃”而清,因“肃”必“肃杀”,所以,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
三候禾乃登:再五日“禾乃登”,禾是五谷各类,天气肃杀后,庄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
处暑这一时间段,囊括着丰富的节俗活动,文化渊源悠久,节俗内涵深厚。前有七月初七乞巧节,金风玉露,鹊桥相会。后有七月十五中元节,河灯引路,魂归故里。处暑的民俗活动也很多,如祭祖迎秋、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拜土地公等。
下面就来聊聊处暑的民俗活动具体要做什么呢?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办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末了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吃鸭子:“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非常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放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处暑场景图)
开渔节: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自1998年浙江省象山举办了首届中国开渔节后,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开渔节不仅有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还开展各种文化、旅游、经贸活动,吸引了无数海内外客商、游客前往。使他们不仅领略到当地热烈的渔文化,也品尝了鲜美的海产品。
拜土地公: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办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清代《清嘉录》总结说:“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秋老虎”带来的暑热天气依然要维持半个月以上,但总的来说空气湿度大减,昼夜温差开始变大。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那么这样的天气应该如何养生呢?
早睡早起,缓解秋乏:天气日渐干燥,人们易患干咳少痰、口干舌燥、鼻咽不适等“秋燥”之症;又由于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易感疲劳,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秋乏”。若遇天高云淡的爽朗秋光,要到户外走走,适当做些有氧运动,如爬山、慢跑、散步、做操等;常食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萝卜、蜂蜜、菠菜、番茄、芹菜、薯类、莲藕、银耳、百合等,有效驱除“秋乏”。
(处暑场景图)
少辛增酸,补养肺气:处暑后,空气湿度降低,风力加大,耗伤肺阴,让人出现口咽干燥、干咳少痰等症状。处暑时节宜适当多吃滋阴润燥、补养肺气的食物进行补益,如梨、木耳、银耳、蜂蜜、香蕉、甘蔗、百合、天冬麦冬、沙参等;还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中成药,使肺脏安度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