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认为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月传统,《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即祭月,后来逐渐传至民间;另一种认为起源于古代农业生产中的“秋报”习俗,中秋恰是农作物成熟时节,农民庆祝丰收,后演变为节日;还有一说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唐朝,宰相裴寂发明月饼,后从中衍生为节日。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场景图)
下面来看看中秋时节的习俗:
1. 赏月。《礼记》中记载有“秋暮夕月”,夕月即祭拜月神。人们在大香案上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等月亮挂到半空时便开始祭拜。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加盛行。《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2. 打糍粑。打糍粑的习俗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稻作地区,特别是四川、重庆、湖北、湖南一带。有民谚说:“中秋不打粑,婆娘儿女不归家。”打糍粑是中秋节的高潮。常常是节日的佳肴美酒都摆上了餐桌,就等这最后一道糍粑大餐。八月十五打糍粑,必用新糯米制作,含有享受丰收成果之意,过去也要在供月、祭祖之后才能食用,称为“报秋”。食用时须让席上长辈或家中老人首先尝鲜。
3. 赏桂花。八月中秋月圆时,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因此,唐宋之时,中秋节除赏月外,还有赏桂这一中秋节的习俗。正如韩养民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所说:“对月遥想月中桂,纵目欣赏人间桂,再联想吴刚伐桂、月中桂子落人人间的传说,更能激发起诗人的灵感,增添节日情趣。”
4. 吃月饼。月饼又叫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中秋节的祭拜食物之一。“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文献《武林旧事》,是一种蒸食点心,和中秋节并没啥关系。直到明代,月饼才和中秋有了联系。明代散文集《西湖游览志馀》中明确记载八月十五中秋,民间会互送月饼,“取团圆之意”,这是文献记载的月饼首次亮相中秋舞台。此后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主角,吃月饼成为最重要的习俗。
(中秋场景图)
5. 赏灯。据《武林旧事》说,中秋节时,浙江放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漂浮在水面上,宛若群星灿烂,引众人驻足观望,成为当时的一大胜景。各地街市到处明灯高悬,庆祝中秋。 广州等地中秋节要“树中秋”。各家在节前用竹条扎灯笼,上糊彩纸,做成果品灯、鸟兽灯、鱼虫灯、宇灯等。到中秋夜将岁灯悬挂于高罕上或树于瓦檐露台上,叫“树中秋”。
中秋时节该怎样注意养护身体?
1. 早睡早起。春困秋乏,在秋天人们经常会有疲乏的感觉,所以人们在秋天更要注意不要熬夜,早点睡觉,如果可以在中午还要睡个午觉,这样能够让身体得到足够的休息,身体会更健康。不过,秋天早晚温差比较大,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注意保暖,关好门,窗户留通风口,盖上一床薄薄的被子,不要让肚子受凉。
2. 润燥养肺。因为现在生活环境污染比较重,肺部堆积的毒素和垃圾比较多,肺部功能会慢慢下降,所以我们平常要多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帮助提高肺部功能。同时也要多吃润肺食物,比如梨,梨是在秋天成熟的,而且梨的品种也比较多,不过所有梨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水分特别足。正因为梨的含水量多,所以梨是防秋燥润肺脏最好的水果。
3. 正确吃月饼。月饼里面的糖分和脂肪含量都比较高,所以吃月饼一定要控制量,尤其是消化能力不强的老人和孩子,要尽量少吃,可以将一个月饼切成小块,然后分着吃。吃月饼的时候建议和热茶搭配着吃,热茶能解渴、解油腻还有助于消化。但要记得是热茶,因为冷饮、冷茶会让肠胃受寒,引起腹泻。
(中秋场景图)
百花齐放迎中秋,家家户户乐陶陶;欢歌笑语连不断,喜气洋洋福运长;欢天喜地亲朋聚,热热闹闹大团圆;我托明月祝福你,中秋快乐万事顺!祝大家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