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以及饮宴祈寿。到现在,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进入明清两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便开始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九月初九就被赋予了“长寿”的含义,因此重阳节也就慢慢有了老人节的含义。这一天,老年人要通过登高,饮菊酒等方式来祈祷长寿。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重阳场景图)
到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健康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重阳节为我国“老年节”。
重阳节作为一个传承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节日习俗。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重阳节这一天该干什么吧!
晒秋。重阳节是很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很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佩茱萸,辟邪求吉。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配戴可避邪驱虫,祛风散寒。作为中药,茱萸果肉味酸、涩,性微温,可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内热消渴等病症。
(重阳场景图)
登高。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此时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健身祛病。此外“登高”也有“高升”“高寿”之意因此为人们所推崇。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赏菊。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重阳又称菊花节,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北京人还将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祭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办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重阳节处在深秋时期,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气候逐渐转凉,是人们易发病的时节。此时做好保健养生的工作有益于身体健康及疾病康复。那么重阳节该如何养生呢?
(重阳场景图)
饮食清淡,适当进补。此时秋燥明显,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预防秋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例如粗粮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
早睡早起,适当午睡。《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预防脑血栓发病。适当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平衡,预防心肌梗塞。
合理运动,调养肺气。秋天天气寒凉,如果适当锻炼一下,可以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运动时需注意衣物的增减,以防着凉。
调整心情,预防悲秋。“自古逢秋悲寂寥”,重阳节前后,草叶枯落,花木凋谢,常使人有凄凉、垂暮之感,导致情绪忧郁、烦躁。我国自古有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金秋十月,天高气爽,登高远望不仅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健身祛病,还可以令人心旷神怡。菊花气味清新,多闻菊花之芳香,有醒神的功效,多饮菊花茶可以去火、养肝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