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0日,迎来了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节气歌》中唱道: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民谚有云,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大寒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
(大寒场景图)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万物沉睡了整个寒冬,终于在此刻苏醒,鸡可提前感知到春气,便开始孵小鸡;此时,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强盛的状态,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再五日“水泽腹坚”,此时北方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结实且厚坚,冰深处春水生,冻到极点后就要开始走向消融。在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年关将至,浓郁的“年味”开始弥漫。每到大寒节,人们就开始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扫尘洁物,企盼好运与新春一同到来。吃腊八粥,尾牙祭,喝鸡汤,迎年等习俗是大寒中非常重要的。
迎年。在这样的节气中,常常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这也使得大寒迎年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吃腊八粥。大寒过后不久就要到了一个对全国人民来说都非常重要的节日春节了,在此期间,还有一个北方人十分重视的节日,腊八节,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上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大寒场景图)
尾牙祭。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吃,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民间有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即是尾牙祭的遗俗。
蒸糯米饭。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比普通大米含糖份高,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而富贵人家在大寒饮食上的讲究更加细致。因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将来春天万物的升发。
“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带来了冬天的最后一丝寒意,此时更应注意保暖养生。那么大寒时节该如何养生呢?
(大寒场景图)
大寒养生要心情舒畅。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后适逢春节,儿孙满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大寒养生要早睡晚起。“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大寒喝鸡汤。南方的家庭则常在大寒时节熬上一锅鲜香的鸡汤,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鸡汤有抵御风寒的作用,一碗暖乎乎的鸡汤下肚,一身的寒冷也就消失殆尽。
大寒已至,凛冬将尽。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蓄积继续前行的力量,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一起迎接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