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就是我们的鬼节,也被称为七月半、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这一天人们会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中元节场景图)
七月半也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农作物大多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七月十五不仅是道教的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盂兰盆节是以供养三宝,超度父母及历代祖先,施食众鬼为主要内容的佛教节日。随着朝代的发展,佛教的盂兰盆节就逐渐与道教的中元节相融。
老人们说,到中元节这一天,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允许回家探亲。同时在世的亲人,也会去祭拜去世的先人们。传到现在,仍然保留下来,并且全国统一的民俗,其实就是烧纸。那中元节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一起往下看吧。
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
放河灯,是中元节的重要的民间习俗之一。放河灯相传可以普度水中孤魂野鬼,可以用它照亮转世投胎之路。放灯是一件善事,也表示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亲人一种挂念、一种相思之情。
(中元节场景图)
吃鸭肉,老话说:“七月半吃只鸭,万事不用怕”,中元节吃鸭肉是有讲究的,鸭子属于“扁嘴”的水禽,鸭子的“鸭”和“压”谐音,中元节的阴气和霉运比较重,吃鸭子有压住霉运的说法。
烧纸。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
做茄饼,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孟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
中元节时在农历七月,此时正值夏季,除了防暑以外,祛湿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中元节养生的关键就在于避湿气,对此,养生专家总结出了几个要点,现在就来看一看。
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中元节前后,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
(中元节场景图)
多运动。不爱运动,休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运动可以缓解压力,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在养生方面,到了这个节气,要吃一些壮阳气的食物。那么中元节时期,吃什么食物能够助阳呢?
银耳。七月十五正是秋季,秋天的饮食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润燥养肺、重视对身体水分和维生素的补充,那么建议常吃银耳,银耳有补气、和血、强心、壮体、补脑、提神的功效,所以吃银耳既可以润肺又可以补充阳气。
红枣有非常强大的补血益气的功效,在中元节食用可以增加整个人的阳气,而且对肝脏、脾胃都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是很难得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