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中国,寒凝大地。大雪,二十四节气之二十一,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在公历12月6日至12月8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此时,天气更冷了,降温、降雨甚至降雪的频率也高了,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此时节,冬意浓,寒气盛,水面结冰,北风卷地,人们期待着能够看见雪花漫天、银装素裹的冬日美景。
(大雪场景图)
据古籍《三礼义宗》记载:“大雪为节者,行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作为冬季第三个节气,它的到来既标志着仲冬的来临,也预示着一年将要结束。中国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为马兰草即马兰花,据说也能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喝红薯粥、自制腌肉、观赏封河、捕获乌鱼、打雪仗等都是大雪的习俗,“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类似这样的农谚都是表述冬雪对收成的益处,相关风俗都是因雪而起。让我们来看看大雪的相关习俗介绍。
1. 喝红薯粥,随着大雪节气的到来,天气变得寒冷了起来,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这个时候可以在家里多喝一些红薯粥,红薯富含了大米以及面粉里缺少的赖氨酸,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你在寒冷的冬天感冒发烧的机会;
2. 腌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白糖等入锅炒熟,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内外,经过一番制作,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大雪场景图)
3. 打雪仗,大雪时节,全国各地人们更多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有一段话描述了杭州城内的王室贵戚在大雪天里堆雪人、雪山的情形:“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
4. 捕获乌鱼,在台湾,大雪时节台湾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这个时候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乌鱼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物,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每年大雪节气的时候,人们常用乌鱼来招待远方而来的客人。
大雪时节,动物早已冬眠蛰居,人也要顺应自然、养精蓄锐。这时的天气很寒冷、温度也非常低,因此要格外注意养生方面。
1. 大雪时节饮食宜“进补”,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适当进补不仅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还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为来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冬天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糖、脂肪和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也宜常食羊肉、牛肉、鸡肉、虾仁、桂圆、大枣等食物,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产热量多,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尤宜;
(大雪场景图)
2. 情志调养,以静养为主,保持心境清静,宁神定志,以顺养初生的阳气,保持良好的修养,做到豁达宽宏、谦让和善、生活知足、精神畅达。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多做一些休闲娱乐,以振奋精神。延长光照时间。因为冬季光照时间短,是情绪抑郁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
3. 运动养生,晨练不宜过早。冬季宜早睡晚起。待日出后再起床,能躲避严寒,涵养人体阴气。冬季户外运动时,最好选择早上太阳出来之后的8点至9点,或者下午4点到5点之间进行。遇到空气混浊、浓雾遮天的天气,最好不要到户外锻炼,可改在室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