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从这一天起,就开始进入一年中非常炎热的三伏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至者”,极也,“至”就是到了极致。万物平衡,阳盛则阴,这在夏至的物候上有着明显的表现。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夏至场景图)
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此外,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接下来就来仔细看看夏至的习俗吧。
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躺。”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夏至场景图)
冬至饺子夏至面。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云:'冬至馄饨夏至面”。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互赠消夏之物。夏至日,古代妇女有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之习俗。《西阳杂俎·礼异》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襄,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了。这些皆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古代妇女以此相互赠送,来消暑避伏。
夏至前后,天气炎热、雨水较多,环境中湿度大,人们易受暑邪、湿邪、寒邪侵犯而引发各种疾病。俗话说:冬至养生,夏至治病。热极而寒生,寒生百病重。一起来了解下夏至养生要注意的地方吧!
防暑祛湿调脾胃。夏至以后持续高温,要谨防中暑。中暑与环境关系密切,一般发生在高温或潮湿、不透风的环境下,夏季要尽量避免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饮食以清淡好消化的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肥甘厚腻和辛辣刺激的,避免加重脾胃负担。可以适当吃一点苦味的食物,比如苦瓜,以消暑降火。
(夏至场景图)
眠足便通安度夏。夏至时节,白昼长,夜晚短,加之闷热,导致大家晚睡,且很多朋友出现了入睡困难,睡后多梦易醒的情况。如果入睡困难的话,可以用炒枣仁煎点水喝以助眠,可以每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膳食纤维,促进排便。另外,可以做做揉腹法,促进胃肠蠕动。大便干燥的朋友可以用麻子仁丸润肠通便。
夏至时节,做好以上几点,可以避免湿热损伤我们的阳气,安然过夏。
夏至,菊花的清雅,金银花的消火,麦根的苦涩,含在嘴里的夏天,多是西瓜的香甜,还有带着一丝苦意的快感。日子在各种滋味中,每个人感受的都不一样。相同的是,都在同一个日月里,跟着时间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