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此时迎来了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从秋分这一天开始,北半球白天越来越短,夜晚变长,天气也会越来越凉。秋分节气意味着收获满满、瓜果飘香的金秋季节已经来临。“分”,是平分的意思,成语“平分秋色”,说的就是秋分这天正好是在秋季90天的中间一天,这一天昼夜相等。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昼夜时间均等;二是,气候由热转凉。
(秋分场景图)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风清露冷秋期半,人间处处丰收忙,秋分是农村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时节,北方播种冬小麦,南方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正忙着晚稻收割,忙着耕地种油菜。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那么,秋分都有哪些习俗呢?
(秋分场景图)
吃秋菜。据说每到秋分当天,村民就会到田野中采摘巴掌大嫩绿的秋菜。然而拿回家洗干净,用来跟鱼片一起煲汤。家人吃完这道“秋汤”之后,可保一年家宅安宁,健康力壮。
祭月。古时候民间把秋分称为“祭月节",节气当天少不了祭月的活动环节。祭月活动在晚上进行,随着时间的流传,这种习俗不仅是宫廷的专属,而日渐影响到民间。随后,祭月就慢慢调到中秋。
放风筝,秋分节气适合放风筝了,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链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送秋牛。秋分时节,民间挨家挨户送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后,昼夜温差加大,气温开始明显下降。秋分养生要顺应时节变化,遵守“阴阳平衡”原则,此时,起居、饮食等方面要作出相应调整,以从容应对寒冬到来。
起居养生,早睡早起。秋三月要早睡早起,顺应大自然秋季气候的变化规律,以利于人体阳气的敛藏,收藏越深越有利于来年春夏的生长。另外,秋分后多以凉燥为主,昼夜温差大,要注意适当添衣防寒保暖,但又不可过多过早的加衣服,古语云要“春捂秋冻”。
(秋分场景图)
运动锻炼,动静结合。适当的运动可以调动人体的阳气,促进气血运行,同时还能防止身体收敛太过。平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耐受程度选择快走、跑步、爬山等等活动,让自己处于大好河山之中,颐养一下自己的心情。秋季运动要量力而为,避免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不要过度运动至汗出,防止引起阳气耗损。
秋分是一年里宜人的节气。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醉人的香气;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宋朝诗人谢逸描述秋分“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