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非常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中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很多的时节。
(端午场景图)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中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小暑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在过去中国南方地区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15]在北方地区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
(端午场景图)
小暑时节光照、雨水、气温的高低,为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快速生长创造了条件。“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对于人来说三伏天热得浑身难受,但是对于正在茁壮成长的庄稼来说,这个时节热量足、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正是快速生长的重要阶段。对于辛勤的农民来说,暑来伏到,正值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时节,农田里割稻插秧、中耕除草、灭虫除害、防涝抗旱四项农事尤为急迫。
“小暑小割,大暑大割”。“割”是截断,指收割,意思是小暑大暑正是早稻收割之时。在长江以南耕种双季稻地区,小暑时节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割。收割之后,田地要马上进行耕地整地,包括耕翻、耙地、耖田。因为水稻插下后得六十多天才能成熟,需要在小暑之后为晚秧苗施足“送嫁肥”,并于大暑立秋的伏天里
(端午场景图)
在小暑来领之际,祝愿大家事业能上花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愿世间所有农民都能有一个好收成,家庭和睦,幸福美满。让我们用心感受自然的变化,珍惜时间的流逝,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一起迎接更美好的明天。